上海风云
一九四五年,上海风云十六铺的码头总是熙熙攘攘的,尤其是日本投降的1945年,从陪都重庆过来的轮船一艘接一艘的,载来了当年出逃的人群,和一批批的接受大员们。 从江宝轮上下来的人群里,有一帮打扮的书生气的男女。他们是原上海云水话剧社的班子。剧社社长是个四十四,五的男人,他叫谢长林,整个剧社大约有20几号人,有的还是夫妻。
已完结 公众 生活都市都市
5.38万字
记得那是2008年的夏天,刚刚从外地出差回来。给老板商量好久终于答应让我休息一星期。当然也是业绩达到了,不然才没这么好说话呢。本人是做医药代表的。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就直接到了现在的公司。用老板的话说我这是大材小用了。 哈哈。由于我专业性比较强,在学校又是学生会的,比较善于交际。所以每年的业绩在全公司都是属一属二的。业绩做的好当然待遇也相对好很多,在老板那也比较好说话。呵呵。没办法,老板也考虑跳槽的问题。记得有人说过现在是人才的世界,最值钱的就是人才。不好意思,本人就属于人才那一伙的。
更新至 外篇-办公室的熟女大姐·2016-04-21 01:48:11
这三个个黑人留学生都很健壮高大。估摸着都在一米八以上,熊腰虎背的,加上一身纯黑的皮肤,给人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,有一种非洲草原上的雄狮的霸气。本来就矮小的爸爸站在他们中间就更加渺小了。但这几个黑人对爸爸倒是很尊敬。 第一次当面三个纯种黑人,新奇是我最大的感受,好奇心让我不时向三个黑人研究生问一些在他们看来很好笑的问题,但他们毕竟都还是二十刚出头的小伙子,童心未泯也很乐意回答我的问题,还和我开开玩笑,我们渐渐熟悉起来。
我叫方玉洁,今年十七岁,我的父亲原本是一个学校的校长,爷爷以前也是教师,曾爷爷更是旧社会里的私塾老师,再往上推据说还有做个举人的,所以们家是正宗的书香世家,后来父亲曾经的领导不久前提起来做本市的市长,于是领导提携,把父亲调到了市教育局做了副局长。父母给我取了这个名字,也希望我跟名字一样冰清玉洁,可是我也想不到遇见了这个男人,在他的调教下,我辜负了父母给我取名字的初衷……
这是一个曾经发生过的,在北方N市的故事。为了方便叙述,本文将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展开。另外本文中出现的人物一律使用了化名,并在此特别感谢本文女主的日记原稿。